小學鄉村文化明顯,石頭文化隨處可見,校園布局優美,花、草、樹各有特色,可以綜合利用開發成鄉村花園,再加上學校所擁有的名人真跡、歷史文物,學校的人文底蘊不言而現。小學建設一道200多米長的鄉土石頭文化展覽墻,建設500多平方米的孩子學習活動區域,結合現有的假山噴泉、林陰小道、根狀奇特的大樹、石凳石椅、濕地,規劃成集欣賞、學習、活動、種植為一體的鄉村樂園。裝修一間約60平方米的學校歷史展覽館,內置名人真跡字畫、臺灣本土文化、校友贈送文物以及學校辦學進程,讓學生接受良好的歷史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。中心園重點突出園本特色的創建和發展,古城小學環保主題的特色創建、小學也可以在軍事教育主題的特色創建都形成自己的特點,其余的學校均要求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定位,從小處入手,所在區域協調開發,做到一片有一特,一校有一看。
經濟發展迅速,學生人數增加明顯,家長對教育重視日益提高,校園文化建設的創建尤為重要。中心小學以本部為窗口,以小學做為突破口,作為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先行學校。可以書法文學為特色,以鄉村文化為特色。兩校都是在考慮本校獨特的資源的基礎上進行設想。教師資源豐富,書法人才眾多,文學水平很高,是非常寶貴的本地資源,名人輩出,人文底蘊豐厚,名勝古跡眾多,石碑文化隨處可見,都是可以挖掘的重要資源。